栏目分类
Column List
客服联系电话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请关注

  • 1
  • 2
  • 3
  • 4
  • 5
曽侯钟磬
Vedio
文化鉴赏
您的位置:首页 >> 编钟之乡 >> 文化鉴赏

黄钟大吕再起时——对曾侯乙编钟研究的回望与再认识

⊙作者:项绍清  ⊙来源:原创  ⊙日期:2016-10-28  ⊙人气:3241  ⊙关键词:编钟


 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出土之日起便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个由65件青铜乐钟组成的高达数吨的集群体量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音乐考古界“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 。公元前5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科学确立、哲学发展、思想飞跃的时代;公元前433年,在长达1500年的中国青铜时代行将终结之际,曾侯乙编钟横空出世,为中国的礼乐文明画上了一个巨大的休止符。

  而去年,曾侯乙编钟还入选85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工程之首。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出版的4卷本《曾侯乙编钟》出版,可谓近年来音乐考古界最重要的一件盛事,这套书的出版被称作是对曾侯乙编钟的一次全面再认识。

  学术含量远超“四大发明”?

 

工作人员在清理曾侯乙编钟


    “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是‘哑巴史’ ,唯有编钟是有音响,因为它是旋律乐器,它可以提供很多关于古代的乐律结构,对于我们对古代的乐理学研究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正如武汉音乐学院教授郑荣达所说,作为乐器,曾侯乙编钟的煌煌巨制和优越性能,在世界乐器史中也是独树一帜。青铜铸制而存留至今的完好音响与其上大量标记或注释性的乐律铭文证实,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一钟双音”的制造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乐钟已经成为音域在五个八度以上的固定高音乐器,显示了当时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和音乐水准的高超,而其主奏旋律的各种音频,也是相当精准。


  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子初看来,“曾侯乙编钟的学术含量要远远超过我们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 ,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夸张?我说不夸张。我指的是学术含量,我没有贬低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的伟大意义,我只是说曾侯乙编钟的学术含量要比它们高得多” 。 《曾侯乙编钟》的执行主编、中国编钟研究会会长冯光生表示,曾侯乙编钟所承载的音乐方面的内容及其专业性远远超出了文献的记载和世人的推测,而对曾侯乙编钟与其时代相近的古希腊音乐理论进行对比,它所代表的东方古国的音乐,除了特殊的文化价值外,还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由一件历史文物清楚地反映该文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凝聚如此众多的科学技术,体现当时人类文明的诸多成就,以至于改写区域文明的发展史,这种情况在其它古文明中从未出现过。 ”冯光生认为。


曾侯乙编钟细部 

音乐学与考古学的握手

  1979年启动的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对编钟形体、音响、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的检测和分析,对编钟铸造方法的查验,对编钟振动模式给予比较全面地观察,拓宽了传统器物学的观察视野,直接推进了编钟研究的深度。冯光生认为,更重要的在于音乐学与考古学因曾侯乙编钟的紧密结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初步开启。

  考古学重“形” ,音乐学重“音” ,二者在对曾侯乙钟体研究中的结合,充实了考古学对钟体分形分式的观察要素,而这种交织的知识,又深化到钟形的选择和钟体局部变化对钟声的影响。进而在乐钟演进史的“形”“声”考察中,学者们找到了早期圆形钟在后世罕见的原因——在乐钟选形过程中被淘汰弃用。同时也证明,圆形钟并非后世由西方传入。

  音乐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对古代乐器而言,犹如激活了文物的灵魂,也推动了考据名物、证经补史的传统考古向探讨社会历史和文化重建的进程。如冯光生等学者所认为的,曾侯乙编钟音乐艺术、演奏性能的探讨和钟乐的重建,引发了艺术传统的研究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探索。这些理论探寻和作曲实践,多结合民族音乐,尝试应用其有关音阶、音列和宫调变化的可能性。这些具有共同文化联系和技艺联系,但目的与方法不同的研究,不同程度地对原本的考古或历史研究有所反哺。

  而音乐学与考古缘于曾侯乙编钟的这次握手,使得“音乐考古学”一词在这个新领域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时即得以初现。由此开展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音乐考古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形成与进步。

  考古发现带来活态研究

  “全面再认识曾侯乙编钟”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科技史学界进入新世纪的呼吁,也是国际多个学界的共鸣。由于这样的学术背景, 2003年秋,由已故当代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及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谭维四领衔, 30余位不同学科中的老、中、青专家开始对曾侯乙编钟出土30余年来的各学科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 《曾侯乙编钟》一书正是多位专家历时十余年研究的最终成果。从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成果出发,对我国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铸造技术、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系统论述,内容横跨历史、考古、音乐、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并与最新研究成果及考古发现同步,资料更新时间截止至2015年3月。书中还首次公布了曾侯乙编钟的大量高清图片,如CT扫描般发布了包括全部乐钟、钟架构件、铭文的细节照片。

  曾侯乙编钟的研究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与此前有很大不同。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赵令珍认为:“中国学者已经认识到编钟的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曾侯乙编钟的研究需要多样性的系统协作。 ”与此同时,曾侯乙编钟的话题也越来越国际化,更有一些学者认为曾侯乙编钟是当时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巅峰,它的成就属于全人类。“近几年来,湖北叶家山、郭家庙、文峰塔等曾国墓地的发现为学界所瞩目,连续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这也使得曾国面貌日渐清晰,将曾国历史上溯到西周早期,对于认识曾国的族属、礼制以及两周时期江汉地区政治结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赵令珍说。

  “曾国考古的新发现,也一再刷新我们的认识。西周早期曾侯犺墓、春秋早期曾侯絴伯墓、春秋晚期曾侯與墓、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战国中期随州擂鼓墩M2(墓主身份属曾国国君等级) 。这一纵贯700年的曾国礼乐遗存序列,脉络清晰、资料翔实。将曾侯乙编钟还原于这个迄今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序列之中,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内涵将会得到更为全面的揭示。 ”冯光生表示,“新出版的这套《曾侯乙编钟》虽然集过去近40年研究之大成,但已然成为过去。也可以说,是作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曾侯乙编钟的新起点。 ”

  黄钟大吕再起时,更有辉煌乐章。

上一条:德国学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欢度“国际儿童节”,编钟来助阵

下一条:中國先秦音乐文物珍品展

【创始人履历】

  企业创始人张华珍女士,时任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1978年参加“曾侯乙墓考古发掘”,负责曾侯乙编钟、编磬及其出土文物的发掘和修复研究工作。

  企业创始人项绍清先生,随州擂鼓墩文物管理处管理员,先后被认定为:湖北省民间工艺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青铜编钟“一钟双音“校音技艺国家专利发明人,国家《编钟》乐器行业标准制定专家。

【我们的实力】

  全国最专业复仿制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产品的企业;

  全国唯一指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全国第一家钟磬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家“编钟”乐器行业标准制定单位;

  欢迎广大客户来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的“大师工作室”、“旗舰专卖店”、“生产基地”(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地考察、商谈合作、选购产品。我们秉承“专业、专注、专心”的原则,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人】:项先生

【咨询电话】:13774116060、13986442790

全国销售热线:13774116060 13986442790 返回顶部